鹿科 Cervidae/偶蹄目 Artiodactyla
臺灣山羌
Muntiacus reevesi micrurus

別稱:羌仔、麂、吠鹿 (英名為barking deer)

辦識特徵

為臺灣3種鹿科動物(另兩種為水鹿和梅花鹿)中體型最嬌小者,身體背部暗黃褐色,吻及額暗褐色,額內緣至角基內側各有一黑色條紋;上胸和體側為灰褐色。雄羌額頭黃色,具有短角(年長老羌的角略有分叉),角基部隆起,具絨角期和硬角期週期,每年會脫落後重長。雌羌額頭呈盾牌狀黑斑,不長角,僅具骨質隆起。上門齒退化消失,惟雄羌的上犬齒有如食肉動物之犬齒般發達。頭體長40-70公分,尾長5-10公分,成體體重8-12公斤。齒式:門齒0/3,犬齒1/1,前臼齒3/3,臼齒3/3;全部的牙齒數有34顆。

生態習性

一般而言,臺灣山羌為獨居性動物,雖然全日都會活動,但以清晨和昏黃活動最旺盛。草食性,食物以細葉幼芽及嫩草為主;生性警覺膽怯,遇敵害會先靜止躲藏,俟天敵接近時,翹舉白尾迅速逃竄;叫聲似狗吠般,呈一連串單音短促高揚鳴聲,故有吠鹿之稱。

分布

臺灣特有亞種。野生動物保育法2008年列為其他應予保育野生動物。由低海拔至海拔3,000公尺之山區森林均有分布,天然闊葉林或混生林較常發現。臺灣昔日狩獵野生動物的活動及山產店野生動物買賣行為盛行年代,臺灣山羌是山產野味中頗受歡迎的野生動物,因此面臨著強大之盜獵壓力。在藥園區內臺灣山羌數量不少,雖然目擊得機會不高,但經常可以聽到其如狗吠之叫聲。
鄭錫奇 攝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