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莓
Rubus rosifolius Sm.
蔓性木本,枝條密被絨毛及疏被細鉤刺。奇數羽狀複葉,互生,小葉 3-7 枚。葉柄被毛及鉤刺。葉紙質,闊橢圓形、橢圓形或長卵狀橢圓形,長 1.7-4 cm,寬約 1.7-2.7cm,葉兩面綠色,密被細毛,葉背偶被1-2枚倒鉤刺;先端圓;基部圓鈍;大鋸齒緣後每裂再細鋸齒裂;側脈羽狀,約 6 對。
單花,腋生或頂生。花梗被柔毛及細鉤刺。花輻射對稱。花萼先端 5 裂,裂片卵狀三角形,先端尾尖,綠色,密被白色柔毛。花瓣 5,近圓形,白色,外側密被柔毛。雄蕊多數;花絲白色;花藥 2 室,縱裂。離生 心皮多數;花柱白色,線形;柱頭點狀。 引證標本︱新北市平溪區衛福部國家藥園B步道 Hsu 20457(TAIE) 典籍記載︱根味辛微苦性涼,止癢、解毒,治痔瘡。《台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p.238》 |
![]()
廖國藩 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