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木
Blastus cochinchinensis Lour
灌木,新生枝條被鱗痂,成熟漸光滑。單葉,對生。葉紙質,披針形、橢圓狀披針形,兩面綠色,長 7-11.5 cm,寬 4-4.5 cm,葉背被鱗痂;先端尾狀漸尖;基部銳尖;葉全緣;基出三脈,側脈平行。
2-3 朵成聚繖花序,腋生。花梗被褐色鱗痂。花十字對稱,白色,徑約 6 mm。花萼先端環狀,4 淺裂,綠色,被鱗痂,部份被疣狀突起。花瓣 4,闊卵形,白色。雄蕊 4;花絲線形;花藥粉紅色,長錐形,孔裂。子房圓球形; 柱頭點狀;胚珠多數。 蒴果,圓球形,具稜。 引證標本︱新北市平溪區衛福部國家藥園B步道 Hsu 20524(TAIE) 典籍記載︱根、葉味澀性平,收斂止血、清熱 解毒、消腫解毒,治產後流血不止、月經過多、腸炎、腹瀉、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瘡瘍潰爛、風濕骨痛、肝硬化、燙火傷、濕疹、疥癩等。《台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p. 339》《中華本草》 |
![]()
廖國藩 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