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花龍葵(別名/紅絲線)
Lycianthes biflora (Lour.) Bitter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可達 1 m 左右。單葉,互生,或一大一小對生。葉紙質,葉橢圓形或闊橢圓形,對生葉長卵形或闊卵形,葉兩面綠色,葉面疏被短毛,葉背脈上疏被毛;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被緣毛;側脈羽狀,5-6 對。
單花,2-3 朵叢生葉腋。花輻射對稱,白色。花萼先端 10 裂,裂片線形,綠色疏被絨毛。花瓣先端 5 裂,裂片長卵形,表面被白色斑點。雄蕊 5;花藥鑷合。 漿果,近圓球形,紅色光亮,萼片宿存。 引證標本︱新北市平溪區衛福部國家藥園A步道 Hsu 20240(TAIE)、新北市平溪區國家藥園B步道 Hsu 20364(TAIE)、Hsu 20525(TAIE) 典籍記載︱全草味淡性微涼,清熱解毒、祛痰止咳,治狂犬咬傷、感冒、咳嗽、骨哽喉、哮喘、痢疾、熱淋、狂犬咬傷、疔瘡紅腫、外傷出血等。葉搗敷紅腫、火疔。《台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p. 403》《中華本草》 |
![]()
廖國藩 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