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藍(別名/板藍)
Strobilanthes cusia (Ness) Kuntze
        多年生小灌木,株高可達1m以上,莖被疣點,莖節處略膨大。繁殖枝上的葉明顯小於營養枝上的葉。單葉,對生。葉柄長1-7.6 cm。葉紙質,倒卵形至匙形,長2.5-28 cm,寬1.4-10 cm,光滑,先端漸尖,基部楔至漸狹並下延;葉緣疏淺鋸齒;側脈3-7對,中肋及側脈兩面凸起。

        單花,腋生或頂生。苞片2。花梗幾無。管狀花,淺紫色,長約4 cm,徑約3 cm,被深紫色羽狀紋,內部下方被柔毛,先端5裂,裂片闊卵形,先端深凹。花萼5,披針形,其中1枚稍大,綠色,被細毛。二體雄蕊。

        蒴果,長橢圓形,長2-2.5 cm,萼片及柱頭宿存。種子4,白色,光滑無毛。

引證標本:新北市平溪區國家藥園Hsu 20596 (TAIE)、 新北市平溪區國家藥園B步道Hsu 20459(TAIE)

典籍記載:其根葉,味苦性寒,有小毒。全草具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清肝瀉火之效;治溫病熱毒斑疹、血熱吐血、衂血、喀血、肝熱驚癇、肝火犯肺咳嗽、咽喉腫痛、丹毒、痄腮、瘡腫、病毒性肝炎、皰疹、流行性感冒、肺炎、蛇蟲咬傷等。 《台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421》《中華本草》
廖國藩 攝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