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剌特草(別名/銅錘玉帶草)
Lobelia nummularia Lam.
匍匐性草本,莖密被剛毛;全株具乳汁。單葉,互生。葉柄被柔白色柔毛。葉 紙質,圓心形,葉表綠色,葉背黃綠色, 長 5.7-9 mm,寬 6.5-12 mm,葉表被毛;先端圓;基部心形;寬鋸齒緣,具突尖;掌狀 5-6 出脈。
單花,腋生。具花梗。花長筒形,兩側對稱,淡紫色。花萼淡綠色,先端 5 裂, 披針形。合瓣花,先端 5 裂,披針形。聚 藥雄蕊 5;花藥紫褐色,2 室,縱裂。子房 橢圓球形;花柱 2;柱頭皿狀。 漿果,橢圓球形,紫紅色,萼宿存。種子卵球形。 引證標本︱新北市平溪區衛福部國家藥園A步道 Hsu 20471(TAIE) 典籍記載︱全草味苦辛性平,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治毒蛇咬傷、燒燙傷、狂犬病、吸血蟲病、白喉、咽喉炎、牙痛、瘰癧、瘡瘍腫毒等。《台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p.442》《中華本草》 藥理分析︱鎮痛抗發炎作用 |
![]()
廖英峰 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