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品名 生藥名 漢語拼音
NHP-00101 白及 Bletillae Rhizoma Baiji

別名 英名 日文名
甘根、連及草、臼根、白給 Bletilla Tuber ビャクキュウ

產地 其他同名館藏
廣西 NHP-00960、NHP-01271(神農)


說明(來源)
蘭科Orchidaceae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 (Thunb. ) Reichb. f.的乾燥塊莖。

性狀

性味與歸經
苦、甘、澀,微寒。 入肺、肝、胃經。

功能與主治(功效)
收斂止血,消腫生肌。漢,作者不詳,《神農本草經》:治癰腫,惡瘡,敗疽,傷陰,死肌,胃中邪氣,賊風,鬼擊,痱緩不收。梁,陶景弘,《名醫別錄》:除白癬疥蟲。唐,蘇敬等人,《新修本草》:手足皸拆,嚼以塗之。(註:《神農本草經》之論述引自《神農本草經輯注》,《名醫別錄》及《新修本草》之論述引自《中華本草》。)

館藏型態 館藏位置(備註) 藥材狀況 藥材狀況確認時間
塊莖(整顆) B1 普通 109.01.02

收藏日期 備忘錄
96.12.31 神下261

鑑定記錄
連結鑑定報告:

參考文獻
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廣東省藥品檢驗所編著(2011)。中國中藥材真偽鑑別圖典2:常用根及根莖藥材分冊。廣東:廣東科技出版社。71頁。國家藥典委員會編輯(2010)。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95頁。趙中振、陳虎彪等編著(2010)。常用中藥材鑑別圖典。香港:萬里機構‧萬里書店。96頁。張永勳、何玉玲等編輯(2009)。中藥彩色圖鑑。台北: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46-47頁。張賢哲(2007)。道地藥材圖鑑(一)。台中:中國醫藥大學。199頁。張賢哲(2007)。道地藥材圖鑑(三)。台中:中國醫藥大學。902頁。行政院衛生署中華藥典中藥集編修小組編輯(2004)。中華中藥典第一版。台北市:行政院衛生署。50-51頁。謝萬宗編撰(2004)。漢拉英對照中藥材正名詞典。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342頁。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編輯(2003)。台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台北市: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143頁。邱年永、張光雄著(2003)。原色台灣藥用圖鑑(6)。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280頁。肖培根等編輯(2001)。新編中藥志第一卷。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316-323頁。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2002)。台灣常見藥用植物圖鑑第三冊。台北: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436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編輯(1999)。中華本草第8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674-679頁。徐國鈞、何宏賢、徐珞珊、金蓉鸞等編輯(1996)。中國藥材學上冊。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692-95頁。沈連生主編(1996)。神農本草經中藥彩色圖譜。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510-512頁。馬繼興等編輯(1995)。神農本草經輯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354-35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