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品名 生藥名 漢語拼音
NHP-00153 艾葉 Artemisiae Argyi Folium Aiye

別名 英名 日文名
醫草、黃草、蘄艾、草蓬、艾蓬、狼尾蒿子、香艾、野蓮頭、阿及艾 Argy Wormwood Leaf

產地 其他同名館藏


說明(來源)
菊科Compositae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 的乾燥葉片。(註:《中華本草》列出之“艾葉”來源,為菊科植物艾A. argyi Levl. et Vant. 的乾燥葉片,然在不同地區,亦將同屬的蒙古蒿A. mongolica (Fisch. ex Bess. ) Nakai、魁蒿A princeps Pamp、五月艾A. indica Willd.、野蒿艾A. lavandulaefolia DC. 、紅足蒿A. rubripes Nakai、北艾A. vulgaris Linn.、寬葉山蒿A. stolonifera (Maxim. ) Kom.的乾燥葉當做“艾葉”藥用。)

性狀

性味與歸經
辛、苦,溫;有小毒。 歸肝、脾、腎經。

功能與主治(功效)
溫經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濕止癢。梁,陶景弘,《名醫別錄》: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瘡,婦人漏血。利陰氣,生肌肉,辟風寒,使人有子。唐,蘇敬等人,《新修本草》:主下血,衄血,膿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溫中,逐冷,除濕。(註:《名醫別錄》、《新修本草》及《本草綱目》之論述引自《中華本草》。)

館藏型態 館藏位置(備註) 藥材狀況 藥材狀況確認時間
葉片 L2 普通 109.01.02

收藏日期 備忘錄

鑑定記錄
連結鑑定報告:

參考文獻
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廣東省藥品檢驗所編著(2011)。中國中藥材真偽鑑別圖典4:常用花葉、全草、動礦物及其他藥材分冊。廣東:廣東科技出版社。29頁。國家藥典委員會編輯(2010)。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82-83頁。趙中振、陳虎彪等編著(2010)。常用中藥材鑑別圖典。香港:萬里機構‧萬里書店。254頁。張永勳、何玉玲等編輯(2009)。中藥彩色圖鑑。台北: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77頁。張賢哲(2007)。道地藥材圖鑑(一)。台中:中國醫藥大學。311-312頁。張賢哲(2007)。道地藥材圖鑑(三)。台中:中國醫藥大學。943頁。行政院衛生署中華藥典中藥集編修小組編輯(2004)。中華中藥典第一版。台北市:行政院衛生署。77頁。謝萬宗編撰(2004)。漢拉英對照中藥材正名詞典。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470-471頁。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編輯(2003)。台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台北市: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446-447頁。歐潤芝編著(1998)。臺灣中草藥圖鑑。台北:三聯彩色印刷有限公司。234頁。肖培根等編輯(2001)。新編中藥志第三卷。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431-440頁。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2002)。台灣常見藥用植物圖鑑第三冊。台北: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215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編輯(1999)。中華本草第7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667-675頁。徐國鈞、何宏賢、徐珞珊、金蓉鸞等編輯(1996)。中國藥材學上冊。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937-94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