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品名 生藥名 漢語拼音
NHP-01055 葛根 Puerariae Radix Gegen

別名 英名 日文名
雞齊根、甘葛、粉葛、黃葛根 Pueraria Root カツコン

產地 其他同名館藏
安徽 NHP-01111(陳舊)


說明(來源)
豆科Fabaceae (Leguminosae)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 Ohwi。 (註:將「粉葛」與「葛根」分別列出,粉葛之來源為豆科Fabaceae (Leguminosae)植物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之乾燥根,葛根之來源為豆科植物野葛P. lobata (Willd.) Ohwi之乾燥根,但許多書籍將兩者同列為「葛根」。)

性狀

性味與歸經
甘、辛,涼。歸脾、胃、肺經。

功能與主治(功效)
解肌退熱,生津,透疹,升陽止瀉,通經活絡,解酒毒。漢,作者不詳,《神農本草經》:治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痹,起陰氣,解諸毒。唐,蘇敬等人,《新修本草》:末服之,主猘狗齧,並飲其汁良。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散鬱火。(註:《神農本草經》之論述引自《神農本草經輯注》,《新修本草》及《本草綱目》之論述引自《中華本草》。)

館藏型態 館藏位置(備註) 藥材狀況 藥材狀況確認時間
根片 R1 陳舊 109.01.02

收藏日期 備忘錄
96.12.31 神上123

鑑定記錄
連結鑑定報告:......鑑定記錄NHP-植物1101-01200NHM-01179葛根(神農).ppt

參考文獻
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廣東省藥品檢驗所編著(2011)。中國中藥材真偽鑑別圖典2:常用根及根莖藥材分冊。廣東:廣東科技出版社。246-248頁。國家藥典委員會編輯(2010)。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72,312-313頁。張賢哲、蔡貴花編著(2010)。中藥炮製學。台中:中國醫藥大學。232-235頁。趙中振、陳虎彪等編著(2010)。常用中藥材鑑別圖典。香港:萬里機構‧萬里書店。184-185頁。張永勳、何玉玲等編輯(2009)。中藥彩色圖鑑。台北: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167-168頁。張賢哲(2007)。道地藥材圖鑑(一)。台中:中國醫藥大學。149-150頁。張賢哲(2007)。道地藥材圖鑑(三)。台中:中國醫藥大學。880-881頁。行政院衛生署中華藥典中藥集編修小組編輯(2004)。中華中藥典第一版。台北市:行政院衛生署。170-172頁。謝萬宗編撰(2004)。漢拉英對照中藥材正名詞典。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54-55頁。肖培根等編輯(2001)。新編中藥志第一卷。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962-975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編輯(1999)。中華本草第四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610-619頁。徐國鈞、何宏賢、徐珞珊、金蓉鸞等編輯(1996)。中國藥材學上冊。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49-252頁。沈連生主編(1996)。神農本草經中藥彩色圖譜。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41-245頁。馬繼興等編輯(1995)。神農本草經輯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4-195頁。" "1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