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品名 生藥名 漢語拼音
NHP-00770 地膽草(苦地膽) Elephantopi scaberis Herba Didancao(Kudidan)

別名 英名 日文名
苦龍膽草、天芥菜、雞疴粘、土柴胡、馬駕百興、紅花丁豎杇(台灣)、丁豎杇(台灣) Scabrous Elephantfoot Herb

產地 其他同名館藏


說明(來源)
菊科Compositae植物地膽草Elephantopus scaber L.之乾燥全草。(註:《中華本草》列出之“苦地膽”來源有菊科植物地膽草Elephantopus scaber L.或白花地膽草E. tomentosus L.的全草。)

性狀

性味與歸經
苦、辛,寒。 歸肺、肝、腎經《中華本草》。

功能與主治(功效)
清熱,涼血,解毒,利濕《中華本草》。明,蘭茂,《滇南本草》:治咽喉疼痛,洗疥瘡腫毒。清,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葉:可貼熱毒瘡。(註:《滇南本草》及《本草綱目拾遺》之論述引自《中華本草》。)

館藏型態 館藏位置(備註) 藥材狀況 藥材狀況確認時間

收藏日期 備忘錄

鑑定記錄
連結鑑定報告:

參考文獻
國家藥典委員會編輯(2010)。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附錄23頁(〈附錄III 成方制劑中本版藥典未收載的藥材和飲片〉)。張賢哲(2007)。道地藥材圖鑑(二)。台中:中國醫藥大學。668頁。張賢哲(2007)。道地藥材圖鑑(四)。台中:中國醫藥大學。1365頁。謝萬宗編撰(2004)。漢拉英對照中藥材正名詞典。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746-747頁。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編輯(2003)。台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台北市: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456-457頁。肖培根等編輯(2001)。新編中藥志第三卷。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371頁。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2002)。台灣常見藥用植物圖鑑第三冊。台北: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243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編輯(1999)。中華本草第7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821-824頁。徐國鈞、何宏賢、徐珞珊、金蓉鸞等編輯(1996)。中國藥材學下冊。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641-164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