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103年8月號
中藥連翹分老青──老翹與青翹
連翹是常用的中藥材之一,其基原植物為木犀科 (Oleaceae) 連翹Forsythia suspense (Thunb.) Vahl之乾燥果實,主產於中國山西、河南、陝西等地,韓國、日本也有連翹植物的分佈。連翹果實,為長卵形至卵形的蒴果,頂端狹尖,直徑約0.5~1.3 cm,長約1.5~2.5 cm,蒴果表面有不規則形的縱皺紋及突起的小斑點,兩面各有一條縱溝,蒴果基部有小果梗或已脫落。連翹果實多在秋季採收,當果實初熟時採收稱「青翹」,此時蒴果多不開裂,表面呈綠褐色,凸起的灰白色小斑點較少,質地較硬,剖開蒴果可看到內含許多種子。
在果實熟透後採收則稱「老翹」,此時蒴果自頂端開裂或裂成兩瓣,表面呈黃棕色或紅棕色,蒴果內部平滑,呈淡棕色,具一縱隔,種子棕色,但多已脫落,質地脆;因蒴果顏色偏黃,又有一稱「黃翹」。
連翹,其味苦、性微寒。根據古籍《珍珠囊》記載「連翹之用有三:瀉心經客熱,一也;去上焦諸熱,二也,爲瘡家聖藥,三也。」中醫在臨床上也常應用連翹的「清熱解毒、消癰結散」的功效 [1] 來治療:
1. 外感風熱或溫病初起,發熱、頭痛、口渴等證。如銀翹散,以連翹、銀花清熱解毒、清心散上焦熱,並配伍牛蒡子、薄荷以疏散風熱。
2. 瘡毒癰腫,或瘰癘結核等證。如以連翹與野菊花、金銀花、天花粉等同用,治癰腫瘡癤。將連翹與夏枯草、玄參、貝母等配伍使用,可解毒消腫散結。
連翹主要的成分有phillyrin (連翹苷)、phillygenin (連翹苷元)、forsythoside A (連翹酯苷A)、oleanolic acid (齊墩果酸)、rengyol (連翹環己醇)、lianqiaoxinside (連翹新苷)、rutin (芸香苷)、arctiin (牛蒡苷) 及 arctigenin (牛蒡苷元)、pinoresinol glucoside (松脂素葡萄糖苷)、pinoresinol (松脂素) 等成分 [2-7]。
而現代藥理研究指出連翹具有廣譜抗菌作用,主要的抗菌成分爲連翹酚及揮發油,對其他致病菌、流感病毒以及鉤端螺旋體也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8]。除此尚有抗氧化、抗發炎、抗過敏、抗病毒、抗腫瘤、解熱鎮痛等作用報告 [9-15]。在中國大陸臨床研究曾以連翹配合黃芩、延胡索、冰片、紫草等混合研末,撒吹於潰瘍面,治療小兒口腔潰瘍126例,總有效率爲88% [16];用連翹配伍黃芩、大青葉,製成注射液,以肌肉注射,治療銀屑病60例,總有效率80%,且未見不良反應 [17]。
最近我們對台灣市場品連翹的品質進行研究:收集台灣北、中、南部中醫院、中醫診所及中藥房的連翹飲片進行品質研究,以性狀特徵、組織切片鏡檢、水抽提物、稀醇抽提物、薄層層析、高壓層析指紋圖譜分析、及重要成分定量分析等測定,做為評估的參考。
共收集69件連翹檢品包括青翹 (共6件,中醫院3件、中醫診所1件、中藥房2件) 及老翹 (63件);由組織顯微鏡檢顯示青翹、老翹組織相似,但青翹柔細胞較厚,味香;水、稀醇抽提物測定顯示青翹的含量均高於老翹;青翹的薄層層析圖譜與HPLC指紋圖譜與老翹相似;重要化學成分forsythoside A (連翹酯苷A)、phillyrin (連翹苷)、pinoresinol (松脂素) 及arctigenin (牛蒡苷元) 含量均以青翹高於老翹,且差異顯著 (p值<0.01~0.05)。
總結此次研究,69個連翹檢品的各項檢驗均達中藥典的規範標準。連翹因採收時間的不同,而分青翹與老翹,依藥材外觀特徵可清楚分成青翹及老翹兩種,但在台灣市場上不管是藥材價格或臨床用法上並沒有區隔或分辨。
在TLC或 HPLC圖譜上都可看到青翹與老翹有相似的化學指紋圖譜,指出二者有相似的二次代謝物分佈。雖然各檢品都達標準,但比較青翹與老翹,其水抽提物,稀醇抽提物,活性指標成分 (連翹酯苷A、連翹苷、松脂素、牛蒡苷元) 含量差異大,各項評估均以青翹含量高,且具顯著差異。
雖然台灣市場品以老翹為主,但在中醫院、中醫診所均有收到青翹樣品,顯示青翹在臨床的使用事實。因此,連翹藥材,以青翹與老翹分成二分級使用,考量合理劑量,將更具臨床安全及提升藥效。
參考文獻
1. 《中藥學》,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年6月第一版。
2. Xiang-Lan Piao, Moon Hee Jang, Jian Cui, Xiangshu Piao Lignans from the fruits of Forsythia suspensa.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 2008, 18: 1980–1984.
3. XUE Jiao, XIE Li, LIU Bao-Rui , YU L i-Xia. Triterpenoids from the Fruits of Forsythia suspensa.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2010, 8: 414−418.
4. Nidhibe S ,Okabe K,Tsukamoto H , et al. The structure of forsythiaside isolated from forsythia suspense.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1982, 30: 1048-1050.
5. 馮衛生、李珂珂與鄭曉珂。連翹化學成分的研究。中國藥學雜誌,2009,44: 490-492。
6. 簡永耀與靳龍文。連翹的化學成分及藥理學研究。淮海醫藥,2009,27: 349-350。
7. 張海燕。連翹化學成分及藥理活性的研究進展。中藥材,2000,10: 657-660。
8. 牛新華,邱世翠,邸大琳。連翹體外抑菌作用的研究。時珍國醫國藥,2002,13: 342。
9. Yue Hao, Defa Li, Xianglan Piao, Xiangshu Piao Forsythia suspensa extract alleviates hypersensitivity induced by soybean β-conglycinin in weaned piglets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0, 128: 412-418.
10. 劉明。中藥連翹藥理作用的研究近況。現代醫藥衛生。2007,23: 24-38。
11. 劉廣遐,王婷婷,胡文靜等。連翹醇提物對惡性胸腹水中原代腫瘤細胞的抗腫瘤作用。實用老年醫學,2009,23: 359-363。
12. 潘翌翌、王雪峰與嶽志軍等。金銀花、連翹配伍提取物體外抗甲型流感病毒FM1 株的實驗研究。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07,24: 528。
13. 余道軍、萬海同。抗流感病毒重要研究概況。浙江中醫學院學報,2002,26: 70。
14. 甄玉珍。大青連翹湯治療帶狀皰疹23 例。山東中醫雜誌,2008,27:824。
15. 陳楊、李鑫與周婧瑜等。連翹抗病毒有效部位 (LC-4) 體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的研究。衛生研究,2009,38: 733-735。
16. 張旭明。連黃散治療小兒口腔潰瘍126例。上海中醫藥雜誌,1995,12:29。
17. 《中藥學》七版,第九章第三節清熱解毒藥;中藥臨床新用,20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