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新聞] :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攜手原住民族委員會 復振原民藥用知識文化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攜手原住民族委員會 復振原民藥用知識文化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與原住民族委員會於110年10月16日共同辦理「原住民族傳統醫療與藥用植物研討會」。會中對原民智財權法令規定與保護、部落經濟的發展及挑戰、藥用植物培育及資料庫建立、及台灣與紐西蘭原民草藥文化異同等議題,有深入的報告及討論。因應疫情,會議採實體及線上合併辦理,現場有多位產官學界專家出席,另外線上有將近二百位與會者共襄盛舉,包括部落文建站工作人員、大專院校師生及醫療院所,在網路上有熱烈迴響。

研討會假國家中醫藥研究所舉辦,現場充滿濃厚的原住民族風,不僅有阿美族的主持人身穿紅色傳統服飾開場,並邀請到積極推廣原民文化的「原聲閃耀」青年以感動人心的古調為研討會祈福。

在開幕致詞時,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蘇奕彰指出,政府與民間無不亟力推動保留原民文化的相關立法與計畫,國家中醫藥研究所也希望透過一己之力,對原民文化的復振及保存有所貢獻。此次研討會不僅是對外界展示成果的發表,也希望能透過專家意見整合,提供政策建議。

為讓原民權益被更多人關注,國立東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兼系主任蔡志偉在會中提到,保護原民文化是各國的共識,依據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第31條規定,原住民族有保存、掌管、保護及發展自己對文化遺產、傳統知識及文化表現形式的智財權;台灣雖於96年提出「原住民族傳統生物多樣性知識保護條例草案」,並交付立法院審議,惟至今尚未完成立法,在保護原民文化上,期待能有更新的進展。

近幾年致力於山林保育經濟的霧台鄉鄉長杜正吉,也在報告時分享成果。為讓原民青年返鄉,霧台鄉從去(109)年開始積極培育部落解說員,導入生態旅遊、林下經濟等,協助部落發展里山保育經濟,為部落重新找到連結,希望能讓部落永續經營,保留原民文化。

而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陳美惠為復振原民文化及草藥知識,則在屏東帶頭做起。屏科大社區林業研究團隊經過17個年頭的努力,已累計蹲點輔導超過20個社區或部落,成功建立社區生態旅遊與林下經濟等本土操作模式。陳美惠指出,在108年4月林下經濟開放申請後,研究團隊採用友善種植方式,適度經營段木香菇、養蜂、栽培金線連等森林副產品,發揚傳統知識與現代科技結合,促進開創原鄉經濟。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自109年起執行「原住民族傳統醫療知識與藥用植物研究」計畫,曾育慧博士在報告中說明該計畫採取多元途徑,進行原住民族傳統知識文化之保存與復振,其中原民藥用植物文獻資料庫在初步建置後,資料累積總筆數超過1000筆,仍在持續增加,期待它成為一個可供各界人士集體貢獻、保存古老智慧的共享資料庫。廖家慶博士針對馬告(山胡椒)、黃藤與野莧進行活性與生物安全性的評估,可望提供申請專利或未來各項研究評估之基準,以利山胡椒、黃藤與野莧發展後續的商業應用。計畫的二位原民助理張雨仙及蕭美音也在會中分享,透過每月不間斷的讀書會、實地走訪部落、田野調查等活動,擴大自己的視野並深化自我文化認同。

原住民族委員會副主委林碧霞Afas.Falah回應上述的報告,期待研發成果能增進原住民族傳統藥用植物價值,提高原住民族經濟作物產值,進而改善原住民族經濟狀況。

研討會最後一場則特別邀請衛福部國際合作組駐史瓦帝尼參事黃林煌醫師返國,報告紐西蘭與台灣藥草的使用功效異同,讓與會人士瞭解,台灣與紐西蘭在南島文化與血緣上的密切關係。

原住民知識與文化復振是全世界重要的議題之一,台灣的原住民擁有豐富的傳統醫療文化及藥用植物知識,更待我們用心守護與保存。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