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提供,郭曜豪)
中文名:黃芪(黃耆)
科 名:豆科
藥材拉丁名: Astragali Radix
基原:為豆科植物膜莢黃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或蒙古黃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 Hsiao的乾燥根。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和根頭,曬乾。
植物形態: (1)膜莢黃芪 多年生草本,株高50~80釐米。主根深長,棒狀,稍帶木質,淺棕黃色。莖直立,上部多分枝,光滑或多少被毛。單數羽狀複葉互生;小葉6~13對,小葉片橢圓形或長卵圓形,先端鈍尖,截形或具短尖頭,全緣,上面光滑或疏被毛,下面多少被白色長柔毛;托葉披針形或三角形。總狀花序腋生,具花5~22朵;花萼鐘形,萼齒5;花冠淡黃色,蝶形;雄蕊10,2體;子房被疏柔毛。莢果膜質膨脹.半卵圓形,先端尖刺狀,被黑色短毛,種子5~6粒,黑色,腎形。花期6~7月,果期8~9月。(2)蒙古黃芪 形態極似上種,主要區別為小葉較多(12~18對)較小,小葉片通常為橢圓形;子房及莢果光滑無毛。
(圖片來源http://www.tari.gov.tw/taric/modules/tinycontent1/index.php?id=23)
生藥特徵:黃芪主產於山西、甘肅、內蒙古、東北三省等北方地區,故有“北芪”之稱。尤以沁州綿上(今山西省北部的渾源、繁峙、代縣等地區)所產質量最佳,且柔軟如棉,又稱“綿黃芪”。本品呈圓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較粗,長30~90cm,直徑1~3.5cm。表面淡棕黃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齊的縱皺紋或縱溝。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強,并顯粉性,皮部黃白色,木部淡黃色,有放射狀紋理和裂隙(稱為菊花心),老根中心偶呈枯朽狀,黑褐色或呈空洞。氣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藥材均以條粗大、菊花心明顯、根頭空枯洞小、破碎少者為佳。
黃芪代用品及偽品:黃芪在某些地區會採用代用品作為習慣用藥,例如:紅芪(多序岩黃芪) 、金翼黃芪、多花黃芪、塘谷耳黃芪、梭果黃芪等。由於黃芪藥材用量較大,藥材市場上不乏偽品充斥,主要的偽品有豆科的扁莖黃芪、綿毛黃芪、草木犀、紫苜蓿、蘭花刺豆、錦雞兒、刺果甘草、大野豌豆,以及錦葵科圓葉錦葵、歐錦葵、蜀葵、冬葵、陸地棉等植物的乾燥根。一般情況下假冒黃芪外形短小,長5~50cm,根部分枝多,表皮深棕色,質脆,易折斷,嚼之無甜味及豆腥味,甚至有粘液。
藥用價值:黃芪在古代又稱作“黃耆”,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解釋道:“耆,長也,黃耆色黃,為補藥之長,故名。” 《神農本草經》中將其列為上品,清代名醫皇宮繡則稱其為“補氣諸藥之最”。黃芪分為生黃芪和炙黃芪。前者是將採集的黃芪洗淨、曬乾、切片而成;炙黃芪則是將生黃芪加蜜拌炒曬乾而成。《中藥大辭典》載明,生用:益衛固表、利水消腫、托毒生肌。治自汗、盜汗、血痹、浮腫、內熱消渴、癰疽不潰或潰久不斂。炙用:補中益氣。治內傷勞倦、脾虛泄瀉、脫肛、氣虛血脫、崩帶、及一切氣衰血虛之證。可見黃芪之藥用價值非常高。黃芪的現代藥理研究已經明確的功效主治大致有以下幾方面:提高造血功能、降血糖血脂、抗心肌缺血、改善血液流變學、保護腎功能、調節免疫系統、抗腫瘤、抗菌、抗病毒、抗輻射、抗疲勞等作用。臨床上常用於治療貧血、出血、糖尿病、心肌缺血、腎炎、腎功能衰竭等病癥。但于應用黃芪時請注意以下幾點:黃芪主要用於體質虛弱的人,體質健壯,特別是外感發熱、咳血、便秘等熱癥的患者忌服;黃芪適用於脾胃虛弱的食慾不振者,對於因飲食過多而引起食積癥的食慾不振者忌用;食后易腹脹者及妊娠期婦女不宜服用。
1. 中藥大辭典,江蘇新醫學院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下冊,p 2036~2040。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國家藥典委員會編,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一部,p 283~284。
3. 黃芪補氣要藥,譚世杰,家庭醫藥(快樂養生),2009,11,52~53。
4. 黃芪與地區用藥及偽品的鑒別,張杰,廣東藥學,2002,12,6,26~27。
5. 黃芪功效主治的衍化及其應用與發展,范穎,喬鐵,騰飛,中華中醫藥雜誌(原中國醫藥學報),2010,25,8,1164~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