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所長的話

所長:蘇奕彰 教授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成立於1937年(大陸國民政府時期),1956年3月立法院第11次院會通過中醫藥教育法案:「設置中醫學校及成立研究機構」,其後教育部決議先恢復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1963年10月22日,「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成立,隸屬教育部;2013年7月23日,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改隸衛生福利部,並更名為「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至今國家中醫藥研究所仍是國內唯一的公立中醫藥教育及學術研究機構。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成立至今已有83年,在台灣恢復設立也已有57年,曾為中藥領域做出卓越的貢獻,特別是二戰期間在昆明編修的《滇南本草》,此後在中藥現代機理、中藥鑑定分析領域有豐碩的成果,成為國家中藥典編修的重要基礎。

  回顧百年來的醫療變遷,現代醫學已經在全球形成「政策、教育、臨床與產業」綿密的網絡,中醫學也經歷高等教育建構,以及國際針灸、氣功、中藥熱潮而受到全球關注;中、西醫學之間也逐漸從不理解的迴避、衝突,逐漸進入交流、會通、互補與替代,整合醫學是必然的走向。然而,中醫學不僅僅受到國際醫學界的重視,同時也承受著高科技時代醫學快速進展的強大壓力。尤其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以病人為中心、多元生命價值與全人醫療保健的理念,推動了全球醫學在學術研究、教育制度與臨床內涵的大幅變革;科技的進展,更推生出人工智能醫學、精準醫學、遠距醫療,以及生技製藥產業的新發展,可預期將大幅改變臨床醫學診療的模式,甚至發展出人類疾病治療與預防保健的新型態。

  作為衛生福利部的中醫藥學術幕僚機構,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必須配合國家衛生政策,並能契合社會大眾對中醫藥使用的需求。尤其面對癌症、免疫風濕、心腦血管、精神神經、代謝及退化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甚至具抗藥性致病微生物及新興感染性疾病,都應該運用「中醫藥臨床診療方法」積極投入相關之實證及機理研究,充實研究成果及其應用量能,來推升國內中醫藥臨床療效及相關產業發展,進而提供國家制定完善中醫藥政策的參考依據。

  因此,本所將依據中醫全人醫療、全方位醫療保健的特色,規劃整合「預防保健、臨床醫療、產業發展」的中醫精準醫學研究平台計畫,以臨床研究帶動中醫學之基礎研究、方藥研發與品質管控,以及醫學診療方法與儀器研發,並建立支援全國中醫教學研究之典籍文獻資訊庫。本所人力資源雖然不多,但都是國內中醫藥研究的菁英成員,敝人很榮幸能加入這個中醫藥研究的「國家隊」,將貢獻中醫臨床專業與學術、行政經驗,與全體同仁齊心協力來推升國家中醫藥學術研究的快速發展,期望國家中醫藥研究所能成為全球中醫藥暨整合醫學的領導機構。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 蘇奕彰 謹誌
202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