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益氣健脾,固表止汗──玉屏風散的研究新知

 

民國102年12月號

益氣健脾,固表止汗──玉屏風散的研究新知

玉屏風散出自朱丹溪的《丹溪心法》,乃由黃耆、防風、白朮組成,《醫方考》:「方名玉屏風,亦是以其補益衛氣,足以為吾身之倚襲爾。」言其功效似禦風屏障,而又珍貴如玉之意。本方能益氣固表、祛邪止汗、扶正固本,是中醫扶正祛邪的經典方劑,主要用於體虛之自汗、風邪等證。

方中黃耆益氣、固表、止汗、抵禦風邪,為君藥,白朮健脾補氣,助黃耆益氣固表,為臣藥。黃耆得防風,則因表而不留邪;防風得黃耆,則祛風而不傷正。《金匱要略》:「四季脾旺不受邪」,方中黃耆實衛,得防風祛邪而無外擾,得白朮以培中固裡,使脾健內有所據。以上三藥合用,使氣旺表實,汗不外泄,外邪不可侵,更佐以防風解表祛風禦邪,兼引藥達腠理,使諸藥在腠理發揮作用,故為佐使之藥,其中黃耆得防風,固表而不留邪,防風得黃耆,祛邪而不傷正,諸藥配伍,通過提升正氣以抵禦外邪,又現代科學研究顯示能促進免疫功能 [1],有中醫免疫調節劑之美譽,可謂是臨床上的一劑良方 [2]。

最近有關本方的研究發表茲扼要摘述如下:

1. 免疫調節:

張俊英等人觀察以紅耆配伍或黃耆配伍之玉屏風散含藥血清對衰老小鼠脾臟淋巴細胞凋亡的影響,以中藥血清藥理學方法,用同等劑量的紅耆置換玉屏風散中的黃耆後,利用透射電子顯微鏡、流式細胞儀、Hoechst33258螢光染色、DNA瓊脂糖凝膠電泳以及免疫細胞化學法,觀察2種不同配伍方對衰老小鼠脾臟淋巴細胞超微細結構、週期、DNA ladder、凋亡及Fas、FasL蛋白表現的影響。

結果與青年小鼠比較,衰老小鼠脾臟中凋亡的淋巴細胞數量增加,主要表現為細胞核聚縮;而在細胞週期中,非凋亡細胞二倍體峰 (G1期) 之前出現凋亡峰,凋亡率顯著提升,出現DNA ladder、Fas、FasL蛋白表現量增加等典型的凋亡特徵。而以紅耆配伍或黃耆配伍之玉屏風散含藥血清皆能減少凋亡的脾臟淋巴細胞及細胞核碎片數量,降低凋亡峰,明顯降低凋亡率,DNA ladder明顯減少,細胞膜表面Fas、FasL蛋白表現明顯降低,但紅耆與黃耆2組之間比較無顯著差異。

張俊英等人歸納上述推測衰老小鼠脾臟淋巴細胞凋亡率增高,而含紅耆與含黃耆玉屏風散含藥血清皆具有抑制體外培養之衰老小鼠脾臟淋巴細胞凋亡的作用 [3]。

樊凱芳等人觀察玉屏風散的傳統飲片湯劑與配方顆粒湯劑2種劑型對免疫抑制小鼠IL-2、IFN-γ表現的影響,並探討玉屏風散顆粒湯劑替代傳統飲片的可能性。

將小鼠隨機分為正常對照組、環磷醯胺模型組、玉屏風散飲片低、高劑量組、玉屏風散配方顆粒低、高劑量組,每日給藥1次,連續10日後,於眼球取血,用ELISA法檢測各組小鼠血清中IL-2、IFN-γ的濃度。

結果環磷醯胺組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其IL-2、IFN-γ濃度顯著降低;與環磷醯胺組相較,玉屏風散飲片高劑量組和配方顆粒高劑量組IL-2、IFN-γ的濃度有顯著上升,但兩組之間差異則無顯著意義。因此樊凱芳等人認為玉屏風散配方顆粒湯劑提升免疫抑制小鼠IL-2、IFN-γ的濃度與傳統飲片湯劑效用相當,玉屏風散配方顆粒湯劑應該可於臨床替代傳統飲片 [4]。

許洲斌等人探討玉屏風散對兒童過敏性紫癜的療效及其對淋巴細胞亞群的影響,將60名確診為過敏性紫癜初次發病的3~9歲兒童,隨機均分為玉屏風組和西藥對照組兩個治療組,30位同年齡層且體檢正常的兒童為正常對照組,3組分別於治療前後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靜脈血,進行淋巴細胞亞群絕對計數,療程4週,並進行3個月的療效隨訪。

結果過敏性紫癜患者的CD3+、CD4+、CD8+、CD19+、NK淋巴細胞的絕對計數均較正常對照組有明顯增加;而CD4+/ CD8+比值較正常組低;玉屏風散組治療後的CD3+、CD4+、CD8+、CD19+淋巴細胞數量較治療前有顯著減少,症狀明顯改善,復發率降低;而西藥對照組的CD3+、CD4+、CD8+、NK淋巴細胞濃度在治療前後無統計學差異,患者復發率高,症狀改善緩慢。因此許洲斌等人推論:玉屏風散用於兒童過敏性紫癜的輔助治療,療效明顯,可有效抑制過敏性免疫細胞增加,降低復發率 [5]。

2. 複方與藥物代謝酶交互作用的配伍合理性研究:

複方常因多種中藥配伍而彼此之間具有某些交互作用,例如協同作用可使藥效加乘,而中藥進入人體後大多要經細胞色素(cytochrome,CYP) P450酶系統的處理,因此藉由研究中藥與CYP450 酶系統之間的相互關係,可進一步探討複方中藥配伍的理論基礎及合理配伍的科學根據。

CYP450 酶是人體內藥物代謝的主要酶系統,其中有6種CYP亞型:CYP1A2、CYP2C9、CYP2C19、CYP2D6、CYP2E1、CYP3A4 參與了約90%的藥物代謝途徑,因此抑制或活化CYP450酶是主導藥物相互作用的關鍵因素之一,故成龍等人利用cocktail探針藥物法(西元1990年,Breimer與Schellens等人首次提出同時使用多個探針藥物的Cocktail法以評估多個細胞色素P450亞型酶的活性 [6])評估了玉屏風散對肝微粒體CYP450酶5種亞型(CYP1A2、CYP2C19、CYP3A4、CYP2A6 CYP2C9)的活性影響,並探討本方配伍的原則。

其依據拆方設計出7個組方,以大鼠肝微粒體孵育體系,分別檢測7個組方對CYP各亞型的IC50半數抑制濃度。結果玉屏風散及7個組方對CYP酶5種亞型的IC50均大於生藥1.0 g/L,而對CYP1A2、CYP2C19、CYP3A4的IC50較方中主要藥材黃耆的IC50有升高的趨勢,對酶活性的影響減少;配伍後,CYP酶實測之IC50較線性預測值有減小的趨勢。

成龍等人由上述實驗結果推論:配伍後的實測IC50較線性預測值均有減少,而配伍後對CYP1A2、CYP2C19、CYP3A4酶活性的影響均較方中主要藥材黃耆減小,顯示配伍後,因酶活性受抑制而引起的藥物交互作用機率降低,大大提升了使用的安全性,也闡釋了中藥配伍的合理性 [7]。

3. 活性成分的藥物動力學研究:

Li等人給予大鼠口服不同劑量 (10、20 與40 g/kg) 的玉屏風散後,用固相萃取法 (solid-phase extraction,SPE) 萃取大鼠血漿樣品,經Zorbax SB-C18 管柱分離,電噴灑離子化介面之單一四極桿質譜儀 (single quadruple mass spectrometry with a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interface) 檢測樣品,以選擇性離子監控模式進行定量分析,高效液相層析儀結合質譜儀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mass spectrometry,HPLC-MS) 定量分析血漿中cycloastragenol、formononetin、calycosin、4'-O-b-glucopyranosyl-5-O-methylvisamminol (GMV) 與cimifugin的濃度,以上SPE-HPLC-MS分析法能有效表現線性、當日內與每日間之精確度、萃取回收率與穩定性,Li等人後續再以比較性藥物動力學作進一步分析。

線性校正曲線超過0.50~50 ng/mL與17.36~1736 ng/mL的範圍,當日內與每日間之精確度 (相對標準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為0.45%~10.95%,準確性 (相對回收率,relative recovery) 為95%~115%,且所有分析方法的萃取回收率皆超過88.42%。某些成分在藥物濃度–時間曲線圖 (drug concentration-time profiles) 顯示劑量相關性的特徵,而cimifugin在血漿中的濃度最高 (881~1510 ng/mL), cycloastragenol在大鼠體內有最長滯留時間 (15.06~20.44小時),因此Li等人表示SPE-HPLC-MS分析法能同時檢測口服不同劑量玉屏風散的大鼠血漿中cycloastragenol、calycosin、 formononetin、GMV與cimifugin的濃度,而其選擇性、敏感性、精確度、準確性及可信度都很高,是極佳的定量分析法 [8]。

參考文獻

1. 王亮、卞慧敏,玉屏風散的免疫效應研究,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5:48-51,2008。

2. 張毅,從100張門診處方看玉屏風散的應用,河南中醫,33:964-965,2013。

3. 張俊英、張李峰、衛東鋒、程晨、程衛東、鮑英存、李雪嫣,比較含紅耆與含黃耆的玉屏風散煎劑含藥血清對老齡小鼠脾淋巴細胞凋亡的影響,中藥藥理與臨床,29:13-17,2013。

4. 樊凱芳、趙建平、馮振宇,玉屏風散傳統飲片湯劑與配方顆粒湯劑對免疫抑制小鼠IL-2、IFN-γ影響的實驗研究,山西中醫,29:39-40,2013。

5. 許洲斌、曾萍、曾華松,玉屏風散對兒童過敏性紫癜淋巴細胞亞群的影響,中華中醫藥雜誌,28:513-516,2013。

6. Breimer, D.D., Schellens, J.H. A “cocktail” strategy to assess in vivo oxidative drug metabolism in humans. Trends Pharmacol. Sci., 11:223-225, 1990.

7. 成龍、王怡薇、王彥禮、李濤、張會會、楊偉鵬,基於Cocktail探針法的玉屏風散復方配伍研究,中國中藥雜誌,38:618-621,2013。

8. Li, T., Wang, Y., Wang, Y., Liang, R., Zhang, D., Zhang, H., Chen, L., Yang, W. Development of an SPE-HPLC-MS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and pharmacokinetic study of bioactive constituents of Yu Ping Feng San in rat plasma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J. Ethnopharmacol., 145:784-792, 2013.

作者: 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圖書館編輯
審查者: 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邱俊棠 助理研究員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