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得造化玄微之異類有情—龜鹿二仙膠

11208

     在傳統方劑中以二仙為名又廣為臨床運用者有數種,如宋代《洪氏集驗方》(本方原出蘇頌《本草圖經》,名為水陸丹),由芡實末、金櫻子膏製為小丸,鹽湯送服,用於治療腎虛所致的男子遺精白濁、女子帶下,以及小便頻數、遺尿等症。又有近人梁頌名《中醫方劑臨床手冊》(1973)收錄有二仙湯是以「仙茅、仙靈脾」兩藥配伍,主治腎陽不足,腎精虛損所致的不孕、不育、更年期綜合徵等症。但如論及在一般民眾的知名度,當以本文介紹的「龜鹿二仙膠」為首,本方是以龜、鹿兩類在傳統中象徵長壽的動物,以其特定部位所共同熬製的膠劑「龜鹿二仙膠」。

      膠劑多指以動物皮、骨、甲、角等為主原料(也有如雞血藤膠等以植物原料仿動物膠的熬製方式製成的膠),用水煎煮濃縮提取其膠質及易於保存的製劑。膠劑多以補益滋燥為主,或兼具祛風、止血、散瘀等作用。從其成份來源論,可以分為單一原料來源與複合膠劑,龜鹿二仙膠即為複合膠劑。若從動物原料使用部位論,又可以分為:一、皮膠:常用的有驢皮、豬皮及牛皮(黃明膠)。二、角膠:主要指鹿角膠。三、骨膠:係以虎、豹、狗(豹狗多用為虎骨膠代用品)、猴(臺灣光復初期多用)[1]等哺乳類動物的骨骼熬煉而成。四、甲膠類:以烏龜、鱉等近緣動物之背甲或腹版熬煉而成,如龜板膠、鱉甲膠等。五、肉膠:如以牛肉經熬煉而成的霞天膏、羊肉膠[2]。六、其他軟組織:如鹿筋膠、魚鰾膠。

一、膠劑與龜鹿二仙膠簡史

    傳統醫藥使用膠劑的歷史相當悠久,早在《神農本草經》就載有「白膠」(案:《神農本草經》所載白膠當為鹿角膠)和「阿膠」(驢皮膠,案唐代以前的阿膠,是以牛皮熬製))[3]。但膠劑的發展史可能更早,只不過其用途是在工藝而不是醫藥,根據吳雅蘭、許霞〈膠劑的歷史發展〉一文的研究,「膠」最初是制作弓弩的材料,屬於重要的軍事物資。《周禮冬官考弓記弓人》載:「鹿膠青白,馬膠赤白,牛膠火赤,鼠膠黑,魚膠餌,犀膠黃。」經過先民口嚐身受,逐步發現其醫療價值,於是「膠」也成為傳統製劑的一個類別[4]

    膠類製劑見於中醫類文獻記載,首見於《五十二病方》:「以水一斗煮葵種一斗,浚取其汁,以其汁煮膠一延()半,為汁一參。」意為以水煮冬葵子一斗,濾取其汁,再加入膠一把半,熬煮至三分之一的濃縮份量[5]。膠字在《五十二病方》凡六見,分別有濃縮使變稠、膠藥等含義,顯見至晚在戰國晚期,已有以膠入藥的切確文獻記載。相較之下,龜鹿二仙膠的歷史就要淺近的多了,龜鹿二仙膠到底是何人所創,確切的出現年代現在已無從查考,但是從收載此方的《蒼生司命》及《脈因症治》兩書來看,此方的出現年代最晚不會晚於16世紀初,甚至有可能與朱丹溪有關[6]

    至於為什麼從西元前二世紀到十六世紀其間相距1800年,龜鹿二仙才以膠劑型式被組合成處方呢?觀察歷代本草關於龜甲膠的出現情況,或許可以窺見一些端倪,有學者認為最早收載龜膠的典籍為《本草正》(收錄於張景岳《景岳全書》,1624)[7],這點與筆者查找歷代本草所得結論相似,明代之前收載龜(龜甲膠、龜膠)的本草除《本草正》之外,僅見於《本草徵要》(1637)、《本草彙言》(1624),都要遠遠晚於龜鹿二仙膠出現的年代。韋山、王磊認為與龜甲原料取得不易、龜甲出膠率低以及自《神農本草經》之後醫家受本經影響習用龜甲有關[8]。本文認為這幾點原因大體上可信,但是也不能忽略本經所載:「主下漏赤白,破癥瘕痎瘧,五痔陰蝕,濕痹四肢重弱,小兒囟不合。」等主治症狀,除了最後一項「小兒囟骨不合」與明清以後採用龜板補益陰氣的想法不謀而合之外,其餘的主治都與明清以後醫家對龜板藥性的認知差距不小。因此,我們認為對於這個歷史現象的理解,可能還需要考慮納入明代以後滋陰、溫補學說逐漸成熟盛行的歷史氛圍所造成的影響。

二、龜鹿二仙膠之材料基原與製作

      鹿一身是寶,身上各個部位皆能入藥,如鹿肉、鹿心、鹿血、鹿鞭、鹿骨、鹿頭、鹿膽、鹿胎等皆能入藥[9],較著名的鹿茸為脊椎動物鹿科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ick或馬鹿Cercus elaphus L. 的雄鹿頭上未骨化而帶毛茸的角。鹿茸成長至茸毛脫落,硬化為骨質者即為鹿角,馬鹿角全長約50-120公分,主枝彎曲,直徑3-6公分,基部具有不規則瘤狀突起,習稱「珍珠盤」,第一枝與珍珠盤較接近,第二枝靠近第一枝伸出,稱作「坐地分支」。常見的偽品如水鹿角Cervus unicolor Kerr常分為三叉,便無「坐地分支」的特徵[10]。鹿角以粗壯堅實、有光澤的新脫落者為佳,脫落後無光澤、有裂紋者次之,枯朽者不可入藥使用[11]。鹿角經長時間煎煮所熬成膠,即為鹿角膠,而熬膠剩餘酥脆的骨渣,便為鹿角霜[12]

      龜科動物烏龜Chinemys reevesee,相關藥材包含龜甲、龜肉、龜血、龜甲膠、龜膽汁等[13],而龜板則是烏龜的腹甲,全年均可捕捉,捕捉後即殺死或燙死,並剝取腹甲,除去殘肉[14]。而若再仔細區分,直接殺死所取得的龜版稱作「血板」,燙死所得的則稱「燙板」,以塊大完整、潔淨無殘肉、無火燒板者為佳[15]

      據張賢哲採訪台灣中藥房之相關經驗,龜板腹甲略呈板片狀,長方橢圓形長,長10~20cm,寬7~10cm,厚約5mm,由12塊腹鱗甲相對嵌合而成,質堅硬。氣腥,味微鹹[16]。而台灣的市場品大多來源不一,來源地囊括印尼、泰國、馬來西亞、緬甸等地。由於板殼間的縫隙容易帶有腐肉,混有腐肉所製成之龜板膠會極度腥臭、無法入口,因此各藥房在販售藥材時,大多或特別強調其藥材前處理的漂洗之功。

      二仙膠之昂貴珍稀源於藥材成本及人力時間,重慶堂中藥行負責人章邵武曾據藥材價格分析,因鹿角及龜板兩種藥材每斤皆上千元,且須長達七天七夜的人力熬煮,若再加上昂貴的人蔘等,光是成本,一斤二仙膠的成本便達數千[17]

    取得昂貴的藥材、經歷長時間的炮製後,須將二仙經過長時間的熬煮,以《醫便》所載之製作過程為例:

上兩味袋盛,放長流水內浸三日,用鉛壇一只,如無鉛壇,底下放鉛一大片亦可。將角并版放入壇內,用水浸高三五寸,黃蠟三兩封口, 放大鍋內,桑柴火煮七晝夜。煮時壇內一日添熱水一次,勿令沸起,鍋內一日夜添水五次,後角酥取出,洗,濾淨,去滓。其滓及鹿角霜、龜板霜也。將清汁另放。

另將人參、枸杞子用銅鍋以水三十六碗,熬至藥面無水,以新布絞 取清汁,將滓至於石臼水捶搗細,用水二十四碗又熬如前;又濾又搗又熬,如此三次,以滓無味為度。

將前龜、鹿汁并參、杞汁和入鍋內,文火熬製水成珠不散,乃成膠[18]

二味藥需水浸、連續熬煮七天七夜,最後再與人參、枸杞之萃取液混合濃縮成膠,整個製程之耗時、耗工,人力及物力的損耗十分龐大。由此觀之,若真以古法製程所煉製的膠塊,必然無法太過便宜。也因此製程繁複、藥物昂貴,因此坊間之偽品氾濫。

1

鹿角、龜板熬煮前

2

熬製第三天

3

       熬製第五天

4

 熬製第七天

5 6 7 8
熬製七天後,鹿角、龜板已酥脆如霜 添加石柱參、枸杞熬製四珍膠

9

 二仙膠成品

10

四珍膠成品

11

二仙膠透光

12

四珍膠近照

 

三、二仙膠之功效及食療用法

    二仙膠是鹿角及龜版經長時間共同熬煉而成的膠塊,其中鹿角膠,首見於《本草經》,又名白膠。味甘、鹹,性溫,歸肝、腎經,既能補肝腎、益精血,又善止血,適用於腎陽不足,精血虧虛,虛勞嬴瘦,吐、衂、崩、露、尿血之偏於虛寒者,以及陰疽等證。使用劑量一天約5~10克,常以熱水或溫酒加熱烊化服用[19]

    鹿角膠為一種具補養特性的藥品,在骨傷科上常取其大補精氣、填精補骨之效用於老年人之腰膝痿軟、無力等筋骨疾病,婦科上應用於因極虛所致之閉經、不孕症或更年期症候群之血崩、血漏、潮熱等症,男科上也常運用其「補陽」之特性治療陽萎、遺精等症。使用上也須注意藥物之副作用,由於鹿角膠是強效的補腎陽藥,因此若非腎陽虛衰、精虧虛寒之證,應避免使用。

    龜板膠又名龜板膏,為龜板經煎煮、濃縮所製成的固體,煉製方法是將龜板分次水煎、合併濾液、最後以文火濃縮至稠膏狀,冷凝,切塊,陰乾而成塊。在鑑別上,對光視之,應為透明且潔淨如琥珀。觸感硬脆,遇熱易軟化,石灰吸潮乾後易碎裂;氣味微臭,味微鹹。其滋陰養血止血之藥性勝於龜板,然因其氣味腥臭,大多以酒烊化兌服[20]

    龜板膠之補益特性偏陰,明代醫家張景岳甚至以「純陰」描述,而補陰之藥物作用範圍大致上為肺、腎二藏,使用在病性偏燥、火熱之肺熱吐、衂、咳血等症;在婦科則被搭配用在帶下病及血虛陰虛所致之證候;骨傷科則強調其「補骨」之功。值得一提的是,因烏龜之屬性偏陰,其腹甲更是陰物之陰面[21],且取其骨髓,因此大多用於陽亢、狂燥之症候群。

小結

    取龜、鹿之長壽的特性[22],將龜板、鹿角共同煎煮,取鹿之補腎陽、龜之補腎陰,搭配起來陰陽並補,且取其補骨之共性,即為「龜鹿二仙膠」[23],而若加上人參及枸杞兩味補益藥,即成「四珍膠」,亦常稱作「二仙膠」,也因此時常造成混淆。

    在食療用法上,民眾常會將二仙膠浸泡成藥酒服用,也可搭配杜仲、牛膝、骨碎補等壯筋補骨之藥材,也有用於藥膳搭配十全大補湯、八珍湯等方;鹿角膠則另有搭配白米煮成粥、或是搭配麵粉及白糖製成「糖三角」的服用法,是一近年來食藥兩用皆宜廣受大眾喜愛的中藥膠劑[24]

 

參考文獻
[1]劉克襄,《我們姓台灣:臺灣特有種寫真》,台北:經典雜誌出版社,頁207-208,2003年。
[2]韋山、王磊,龜甲膠的歷史考證與歷史,中國現代應用藥學,36(21):2748-2751,2019 年。
[3]唐.《新修本草》卷15:「阿膠,煮牛皮作之,出東阿,故名阿膠。凡有三種,清薄者,書畫用。厚而清者,名爲盆覆膠,作藥用之。濁黑者,可膠用,不入藥。」清.莫枚士《經方例釋》:「是唐宋以來,始有阿井水煎驢皮者,古阿膠即近世黃明膠。」宋.蘇頌等《本草圖經》卷13:「今時方家用黃明膠,多是牛皮。《本經》阿膠亦用牛皮,是二皮通用。」
[4]吳亞蘭、許霞,膠劑的歷史發展,中醫藥臨床雜誌,30(5):870-872,2018年。
[5]馬繼興,《馬王堆古醫書考釋》,湖南: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頁454-455,1992年。
[6]《蒼生司命》是明代虞摶(1438-1517)的作品,《脈因症治》作者不明,《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105云:「但明末清代醫家喩嘉言曾在所著《寓意草》中說道:「案元朱震亨有《脈因證治》一書,國朝喻昌嘗惜其不行,說見所撰《寓意草》。是書卷首無序,後有嘉禾石氏一跋,稱岐黃家久奉為枕秘,因訛脫甚多,借得藏書家善本校錄,似即震亨之書。然所載各方如左歸丸、右歸丸之類,皆出自張介賓《景岳全書》,而亦以古方目之。知其斷非震亨所著矣。」
[7]韋山、王磊,龜甲膠的歷史考證與歷史,中國現代應用藥學, 36(21): 2748-2751,2019 年。
[8]同上註
[9]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頁2690-2704,2018年。
[10]彭成、張繼,《中藥材市場常見易混品種鑑別圖集》,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頁368-369,2020年。
[11]金士元,《金士元中藥材傳統鑑別經驗》,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頁329,2012年。
[12]周鳳梧,《實用中藥學》,山東: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頁578,1985年。
[13]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頁1391‐1394,2018年。
[14]顏正華,《中藥學》,台北:知音出版社,頁867,1994年。
[15]廣西壯族自治區藥品檢驗所,《中藥材真偽鑑別圖譜》,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頁176,1992年。
[16]張賢哲,《道地藥材圖鑑》,台中:中國醫藥大學,頁1069,2007年。
[17]林慧淳,我該吃龜鹿二仙膠嗎,康健雜誌,取自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65871,2020/06/10。
[18]譚同來、劉慶林主編,《方藥臨證要訣》,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頁142-143,2000年。
[19]顏正華,《中藥學》,台北:知音出版社,頁779,1994年。
[20]周鳳梧,《實用中藥學》,山東: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頁633,1985年。
[21]張賢哲、蔡貴花,龜與疾病關係之研究,疾病的歷史研討會論文,台北,2000年。
[22]陳潮祖,《中醫治法與方劑》,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頁874,2002年。
[23]劉家驊,《藥對》,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頁265,2009年。
[24]彭銘泉主編,《中國藥膳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頁294-295,1994年。

作者: 真和中醫診所 葉繼謙醫師、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袁國華研究員
審查者: 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蔡忠志 助理研究員
瀏覽數: